民俗节日
文章来源:新京报作者:未知发布时间:2018-04-20 10:35:36
在北京过大年,有一件事情不能少,那就是——逛庙会!
而说到庙会,一定少不了历史悠久的厂甸庙会。
今年,厂甸庙会迎来变化,从陶然亭公园搬回了琉璃厂,这也吸引3万多市民来体验厂甸庙会不同的模样。
2018年2月17日,不少市民前往琉璃厂赶庙会 摄影|侯少卿
昨日3.1万人游“文市”
九市精华萃,文芳百世奇,说的就是老北京厂甸庙会。
“厂甸”是“琉璃厂”的古称。据史料记载,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,以“文市”著称,是春节期间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争相光顾的场所,1918年被正式认定为唯一官设春节庙会集市,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到今年,厂甸庙会迎来其百岁生日。同时,厂甸庙会回到琉璃厂地区,取消陶然亭公园民俗区。
往年的陶然亭公园民俗区 图片来自网络
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知道君(xjb-jingshier),今年厂甸庙会地址调整后,人流量也发生变化。
初一初二,厂甸庙会琉璃厂地区日人流量在3.7万左右,昨日有所回落,约为3.1万。而往年,陶然亭公园民俗区人流量为4到5万,琉璃厂地区约1万,大量市民从陶然亭公园“回归”琉璃厂。
今年,不少市民随着厂甸庙会“回归”琉璃厂 摄影|侯少卿
本命年“汪星人”庙会受宠 摄影|侯少卿
突出传统文化 不再设烤串商摊
今年的厂甸庙会突出“文市庙会”的特色,通过打造“必知、必赏、必购、必玩”,让厂甸庙会文市与趣味相结合,使百姓逛出新的庙会体验。
同时,厂甸庙会不再设置烤串商摊。
上述负责人介绍,由于厂甸庙会回归“文市”,今年更加突出其文化属性,不少不知情的市民会为该区域不设烧烤摊点等感到惊讶。同时,很多市民被传统文化所吸引,走进老字号进行体验,带动了文房四宝、书画古籍的销售。
“很多市民去别处,举着鱿鱼串出来,到了我们(厂甸庙会)这儿,很多小孩买了戴月轩的笔、一得阁的墨汁,这是不一样的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今年老字号普遍反应生意火爆,一家卖兔儿爷的手艺人告诉他,今年是二十年来情况最好的一次。
市民在厂甸庙会体验传统文化 摄影|侯少卿
前来逛庙会的市民,手持“副”字出店 摄影|侯少卿
杂耍及撂地演出将重现天桥
可能鲜少有人知道,厂甸庙会在历史上也曾于宣统年间移师天桥地区举办。
今年厂甸庙会主办方将同步在天桥艺术中心、天桥市民广场设置厂甸庙会分会场。据介绍,天桥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天桥艺术中心的戏台、文化内街、中剧场前厅和市民广场地上部分及市民广场地下即天桥印象博物馆。初一至初五期间,将举办演出活动及非遗文创市集。
其中,天桥市民广场将举办老天桥民俗表演活动,杂耍及撂地演出将重现天桥。
天桥艺术中心将举办老字号牌匾展,同时联合砂板糖、年糕钱、羊头马等二十余家老字号举办市集,让市民回味传统的京味儿与年味儿,同时还将举办传统文化及时尚流行演出、文创快闪市集、二十四节气展等活动。
天桥市民广场地下的“天桥印象博物馆”也将首次向市民开放。
转载自:新浪新闻 http://k.sina.com.cn/article_6447286713_18049c9b9001003zqr.html?from=travel